明式袄裙的裁剪及注意事项
了解袄裙的结构
袄裙包括:
1、中衣+中裤/中裙
2、上袄+下裙
袄裙普及教程
这里主要介绍外面的上袄和下裙上袄重点提示:
1、交领(根据明代的容像图,也有左衽的上衣,但右衽依然是主流)
2、系带:内部一组系带,外部两组系带,系带颜色规定尚不明
3、袖型:窄袖、直袖、琵琶袖; 袖口或有袖缘,或无袖缘,且袖缘一般较窄;袖子中部有接袖。
4.衣身:衣长约及胯部,前后及内片均有“中缝”,两侧有开叉; 不是直裁也不是收腰:明制的上衣都是在袖根部位收紧,下面是扇状打开,下缘为弧形。
5.护领:护领有窄有宽,基本不拘,甚至长度也没有具体规范。
马面裙:明代也有穿百褶裙的,马面裙只是其中的一种,这里只介绍马面裙。马面裙按门幅和褶子大小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重点提示:
1、门幅35cm~38cm。
2、前后四片裙门。
3、褶子数4~15个,褶子有窄有宽,较宽的有达4~5cm的大褶。
4、2片合围式。
5、裙襕:裙襕宽度也没有严格规定(明人太随意了,囧) ,一般用绣出来,或者织在料子上,现在用的拼接布料,明代时是没有这种做法的。
一般组合为:
a、没有裙襕
b、只有底襕
c、底襕+膝襕
6、裙身为长方形打褶,下摆不用裁成圆弧。
7、裙腰多为白色,在两边各缝有裙系带一根(文物袄裙一套,请注意系带的位置)。
选择布料
袄和下裙的面料也应以美观,舒适为选择标准(如果希望马面裙定型比较好,应选择较硬一点的面料)
面料估算
领:
领长×(领宽×2) 未加缝头
=(领长+4cm)×(领宽×2+4cm)
护领:
随意长度(≤领长)×(随意宽度(≤领宽)×2) 未加缝头 =【随意长度(≤领长)+4cm】×【(随意宽度(≤领宽)×2)+4cm】
衣身:2片
(衣长×2)×(通袖长-接袖长)×2 ×2 未加缝头=(衣长+4cm)× 2 ×(通袖长-接袖长+4cm)×2 ×2
(衣长-领深)×(衣宽/2)×2 未加缝头=(衣长-领深+4cm)×(衣宽/2+4cm)×2
简化公式:衣襟补片=(衣长-领深+4cm)×(衣宽+8cm)
接袖:2片
接袖长×接袖深×2×2 未加缝头=(接袖长+4cm)×(接袖深+4cm)×2×2
系带:3组
系带长×(系带宽×2)×2×3 未加缝头 =(系带长+3cm)×(系带宽×2+3cm)×2×3
裙腰:1片
= 裙腰长×(裙腰宽×2)
=(腰围+门幅)×(裙腰宽×2) 未加缝头
=(腰围+门幅+4cm)×(裙腰宽×2+4cm)
裙身:2片(裙长为腰部至脚踝的长度)
= 裙片×2=裙片宽×裙长×2
=(裙门宽×2+褶子费料)×裙长×2
= {门幅×2+(腰围/2-门幅)×3+门幅内褶子×2} ×裙长 ×2 未加缝头
= {门幅×2+(腰围/2-门幅)×3+门幅内褶子×2+4cm} ×(裙长+4cm)×2
简化公式:裙身=(3腰围-2门幅+4门幅内褶子+8cm)×(裙长+4cm)
裙襕:
= 裙片宽×裙襕高度(高度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
= {门幅×2+(腰围/2-门幅)×3} ×2 未加缝头
= {门幅×2+(腰围/2-门幅)×3+4cm} ×2
简化公式:裙襕=3(2门幅+腰围)+8cm
系带:2根(系带一般可以做成2cm宽,长度约为:腰围+半个裙长)
=(系带宽×2)×系带长 ×2 未加缝头
=(系带宽×2+2cm)×(系带长+4cm) ×2
穿着方法
需要自测的数据:领宽、领长、衣长、臂围、胸围、通袖长,腰围、门幅宽、裙长、裙襕高、系带宽
囧题:以自己的尺寸,分别选用90cm、1.1m、1.4m、1.5m幅宽的布料下裙所需布料为多少呢?马上动手算算自己的用料吧。
袄裙的穿法与交领襦裙相同,请参照宋军绘制的内容:
注:在袄裙里面请自行穿着中衣,中裤或中裙;马面裙的系带在裙腰两边,位置与下图有出入,因此下图下裙穿法仅供参考。
明华堂制作袄裙的穿着示意图,此款是有膝襴和底襴的马面裙,上襦面料柔软,下裙面料质地较硬。
体会:个人觉得里面穿了衬裙,袄裙穿起来才会有蓬蓬感,外观看起来才有圆锥形的效果。
原创文章,作者:古汉服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hanfu.com/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