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中明兰出嫁为什么着青色婚服,手拿扇子遮面?

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YouTube同步播出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吹动了多少少女的心啊。小官宦家族义军妇人女子的争斗也是把剧情演绎的跌宕起伏。 昨晚...

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首播,并在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YouTube同步播出的热播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吹动了多少少女的心啊。小官宦家族义军妇人女子的争斗也是把剧情演绎的跌宕起伏。
 
昨晚明兰出嫁,不知道大家看到明兰着青色婚服,手拿扇子遮面的场面有没有什么疑问呢?会不会觉得导演又是不尊重历史胡乱选的场景呢?
  知否知否中明兰出嫁为什么着青色婚服,手拿扇子遮面?
在我们的印象中,古人婚礼现场新妇都是凤冠霞帔,顶着大红盖头喜气洋洋的场景。其实不然,中国古代结婚礼服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展现出中国的民族特色。
大致总结一下:
周:男玄女玄


晋:出现白色婚服


唐:男红女青


宋:男青女青


明:男绿女红


清:男黑女红


民国:男红女红/男黑女白
 

唐制婚礼,女服“花钗青质连裳,青衣革带韈履”,头上的佩饰为金银饰以琉璃等的钿钗,钿钗有着品级的含义。汉族女子礼服多为深衣制,因上衣下裳属连隐喻女子“德贵专一”,如唐代士女的嫁衣“青质连裳”指的是青色的深衣。通过皇帝的姓氏,大娘子,小娘等称谓,可以确定知否的时代背景为宋朝。宋代的资料较少,沿袭前朝制度新妇着青色礼服也是有可能的。
 而新妇出阁手持扇子遮面也是有史可查的。确切的说这叫却扇礼。

 

而新妇出阁手持扇子遮面也是有史可查的。确切的说这叫却扇礼。

 
 

庾信《为梁上黄侯世子与妇书》:“分杯帐里,却扇牀前。”唐封演《封氏闻见记·花烛》:“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壻、却扇及观花烛之事。”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灞州一宦家娶妇,甫却扇,新婿失声狂奔出。”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却扇之夕,风扑花烛灭者再。”
 

却扇礼起于晋朝,到唐代,却扇已经成为普遍的礼俗。《资治通鉴》记载,唐中宗景龙二年,赐婚御史大夫窦从:‘内侍引烛笼、步障,金缕罗扇,自西廊而上,扇后有人。‘两人相对而坐之后,中宗命窦从‘诵却扇诗数首,扇却,去花易服而出。‘胡三省的注说:‘唐人成婚之夕,有催妆诗、却扇诗。‘新娘要等新郎做了却扇诗之后,才肯除去挡脸的扇子,确实很有文人婚礼的情趣,于此也可见唐代诗风之盛。唐封寅的《封氏闻见记》说:‘近代婚嫁有障车、下婿、却扇及观花烛之事。‘‘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
 

所以宋朝女子出嫁时以扇遮面也是没错的。

猜你喜欢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