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曲裾
千虞姬
百科上是这么给曲裾定义的:曲裾是汉服的一种款式。按照《礼记》记载,深衣一大特点是"续衽钩边",也就是说"这种服式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孙机) 那么曲裾到底是什么?古人这么设计的目的又...
百科上是这么给曲裾定义的:曲裾是汉服的一种款式。按照《礼记》记载,深衣一大特点是"续衽钩边",也就是说"这种服式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孙机)
那么曲裾到底是什么?古人这么设计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曲裾最初的含义并不是衣名也不是款式名,而应该是衣服上的一种特殊设计,这个特殊设计表现为“绕襟”,所谓绕襟是指衣服在穿着时,衣襟越过人体侧面朝后包绕的穿衣方式。
有“曲裾”设计的衣服属于深衣体系,袍服类。而“曲裾”应是袍服在穿着状态下所显示出来的一种局部状态,这种局部状态可能就是我们所说的“绕襟”。
“曲裾”的设计并不是女子独有。区别在于女子“绕襟”两圈,男子“绕襟”半圈。
遗憾的是,曲裾的设计从两晋就开始式微,到南朝时几乎已经绝迹。
讨论:曲裾出现的原因
从战国至西汉
人们贴身穿的“内衣”
主要是“袍”——上下一体
而不是褌
褌:古同“裩”,是一种合裆内衣。即有裆的裤子。
简单地说,汉代没有形态完备的裤子
汉代的裤子分为两种:犊鼻裈&袴
袴的本义是绑腿布,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是汉族传统服饰之一,属于汉服系统。《说文解字》解释为:“绔,胫衣也”。《释名·释衣服》说:“袴,跨也,两股各跨别也。”后来开始写作“袴”。
根据《说文解字》和《释名》可以知道,袴没有裆——但并不是就意味着开裆。
所以,曲裾的出现是为了防治走光
即便是这样,在当时,走光的现象也不少见
汉代曲裾和现代曲裾的区别
根据史料文献和出土的文物,曲裾应该是衣裙一体的袍服。
而现代曲裾为了方便和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将衣裙分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