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
现今大部分汉服商家复原创造的齐胸襦裙不能解决裙子日常掉落的问题,有部分商家在裙装加入吊带以保证不掉落,但这一款式已被其他商家联合排斥并逐出齐胸襦裙圈。关于齐胸襦裙是否有吊带,服装学术界并未下定论,同时也并没有真实的出土文物加以考证,目前皆是商家自己决定的无吊带一片式和两片式款式。
齐胸襦裙最早见于南北朝,经历了隋、唐、五代直到宋朝理学兴起才被历史淘汰,大约有1000年的历史。唐代之前出土的陶俑,或绘画,多见有背带的款式,发展到唐代开元年间变为用系带在腋下固定。
隋唐五代时,上衣为短襦,半臂(属于罩衫。半臂形制如同今短袖衫,因其袖子长度在长袖与裲裆之间,故称为半臂)与披肩(属于配饰)构成当时襦裙的重要组成部分。隋代,上襦又时兴小袖。唐代长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长裙,但盛唐以后,贵族衣著又转向阔大拖沓。裙的式样用四幅连接缝合而成,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这时上襦的领口变化多样,其中袒胸大袖衫一度流行,展示了盛唐思想解放的精神风貌。
裙的式样用四幅连接缝合而成,上窄下宽,下垂至地,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盛唐及五代,下裙面料以丝织品为主,以多幅为佳,裙腰上提,此时裙色鲜艳,多为深红、绛紫、月青、草绿等,其中以石榴红裙流行的时间最长,色彩多样,多中求异,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如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的百鸟裙,堪称中国织绣史上之名作;武则天时的响铃裙,将裙四角缀十二铃,行之随步,叮当作响,可谓千姿百态,美不胜收,与短襦和披肩相配一体,尽显盛唐女子雍容华贵的丰腴风韵,表现出极富诗意的美与韵律。
原创文章,作者:古汉服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hanfu.com/1222.html